植物在維持全球生態環境,支撐人類發展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中國擁有高等植物種類約35,000種,占全球高等植物總數的10%,居世界第三位。中國是世界栽培植物的四大起源中心之一,同時是園林花卉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,被譽為“世界園林之母”。近年來由于棲息地喪失、生境破碎化、資源過度利用、外來物種入侵、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外部因素,以及植物自身繁育障礙,中國有3800余種植物被列入受威脅物種清單。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,保護、恢復和可持續利用植物資源,中國在1992年加入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后,成為少數全面實施植物保護戰略的締約方之一,在保護豐富多樣的植物物種和資源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。《中國履行<全球植物保護戰略(2011-2020)>進展報告》指出,中國目前已實現《全球植物保護戰略》約70%的目標,形成了較完整的植物多樣性保護體系。中國已完成80卷126冊《中國植物志》和49卷《中國植物志》英文版(Flora of China)的編撰工作,所有植物志和植物保護的信息實現電子化和網絡化,96個與植物相關的數據庫整合到國家基礎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中,共收錄了35,856種高等植物。中國率先完成植物保護狀況評估,編制發布了“中國植物紅色名錄”,共有3879種(占10.84%)列入受威脅等級。中國全面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,保護了全國90%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類型,涵蓋了65%的高等植物群落,保護了85%的野生植物種類(僅有15%位于保護地外),75%的受威脅高等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。全國195個植物園遷地保護了22,104種鄉土植物,約占全國總物種數的65%。中國的植物園和樹木園保育了《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》和《中國植物紅皮書》中的270種植物,分別占這兩個保護名錄涵蓋物種的85%和40%。中國西南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了約10,000種野生植物的種質資源。截止2019年底,中國成功將206種珍稀瀕危植物進行了野外回歸,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回歸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。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致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賀信中指出,“中國是全球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。中國人民自古崇尚自然、熱愛植物,中華文明包含著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”。2018年南非召開“全球植物保護伙伴(Global Partnership for Plant Conservation)會議”,中國被列為全球進展較好的國家之一。2020年9月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秘書處召開的科學咨詢附屬機構會議上,中國履行《全球植物保護戰略》的相關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。未來,中國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深入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,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;調查摸清野生植物資源,修訂完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等以及配套法律法規;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執法力度,堅決制止亂采濫挖、無序利用等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違法行為;加強野生植物保護與繁育,加快建設高水平科研隊伍。為此,中國制定了《全球植物保護戰略(2021-2030)》中國版,為履行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,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2050年愿景提供積極借鑒。